互联网金融不要走大而全,小而全的老路

慧达贯通

慧达贯通提供金融风险管理咨询,推动风控部门利润中心化,促进风控量化,接受投后、贷后管理委托。对互联网金融有自己的理解,并提出“三大入口”以及标准化交易。目前,面向合格的投资者推出移动互联网应用“投资过程管理助手”APP,面向差异化竞争的机构提供优质金融产品信息线上推广服务

 

在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中,金融机构走的是大而全,小而全的路子。有什么牌照,基本上是利用自己金融体系之外的资源来完成全业务运营。这样牌照就成了帽子,而不是根据自身金融定位去开展预设业务。这样的金融体系下,金融机构数量庞大,但是质量不高;覆盖面貌似有了,但实际上充当的是各种资金渠道;所谓市场竞争只是体现在基层业务员的考核压力上,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。这导致总有很多无法在现有金融体系中满足的金融需求。那么监管机构就希望这些金融需求能够在互联网金融中得到满足。

 

实际上,互联网金融已经走过了模式争议、平台热议的初生阶段。运营机构纷纷打起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意。这是个趋向理性经营的好现象。但是,随意找到此类的招聘广告,要么是原来招产品经理的延续(其实,原来招产品经理也不成功),要么是原来招创新业务经理的扩展(创新业务经理屡屡受到监管,看到目前互联网金融不受监管)。由于目前运营机构管理上很粗放,基本上什么事就由什么人来管。所以,从招聘广告中我们也能看到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概念,仍然是在走现有金融大而全,小而全的老路。

 

在这种情况下,期望互联网金融能够补缺就不现实了。既然如此,那么监管机构仍然会按照现有的监管思路对互联网金融实施监管。那这些运营机构也就变成了金融机构,然后仍然没有改变前述的金融现状,只是金融机构变得更多而已。那么该改变的还是没改变,只是多了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帽子而已。那些无法满足的金融需求仍然得找其他途径来解决,而这些其他途径不是明面化的。

 

从我们的角度来说,明面化是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初始阶段,互联网金融能够在这个方面起到基础作用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互联网金融对于现有金融机构的业务来源是构成竞争的。关键在于这种竞争是否促进了优质金融产品的提供。只有这样,这种竞争才是市场所需要的。

 

也正是这样,我们开始关注市场上的优质金融产品。随着现有金融机构的金融互联网,金融产品信息变得更加丰富,那些优质金融产品也会凸显出来。由于互联网金融要面对的金融需求众多,而且需要更快更好地满足,再加上同业竞争。因此,理论上,互联网金融更容易出现优质金融产品,而且运营机构更需要根据自身资源来形成各自经营优势。这样,互联网金融才有了生命力。